第一次見到俐兒的時候,是在古亭附近的一家咖啡店,那天她和巧穎教練一起過來,我們約上午十點,見面的時候,他們已經完成了一上午的練習,從六點開始的訓練,那個大部分的人可能都還在被窩熟睡的時候。
「我在花蓮長大,從小就喜歡玩水,沒有想過要當個選手,會進泳隊,其實就只是因為表姐那時在泳隊,有一天她突然問我想不想加入,我就說,好啊,然後發現越遊越好,就到現在了。」俐兒說。
第二次見面的時候,就是訪談的時候了,比起前一次見面,俐兒的話多了很多,可能是稍微放得開一些了,這一次,就真的感受得到這位來自花蓮的台非混血女孩的樂天性格。
累的時候,做就對了
俐兒的爸爸是西非迦納人,媽媽是台灣人,家中四個小孩中排行老大,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進入泳隊,一直到大三的時候都還在花蓮唸書,直到去年才離開花蓮,來到台北加入巧穎教練負責的TISA競技游泳俱樂部,重新適應環境並開始全新的挑戰。
白天上課,下午三點後則是專長課,教練會為他們安排專長課、重量訓練的行程,晚上則有些時候會當其他學校泳隊的助教,問她怎麼調適這樣緊湊的行程,她簡單回答一句,「是滿累的,但做就對了。少了抱怨,在她身上,更多的是順性、知命,做好本分,等著機會到來。
一個選手的進步,是像潮汐般,在不斷前進後退的過程中產生變化
今年二月底的台中春季分齡賽,是她來到台北後,第一個遭遇到的挫敗。她說:「那次的比賽成績不如預期,賽後我和教練檢討發現,我們把『進步』想得太簡單,想得太容易達成了。」
從去年底來到台北之後,俐兒原想著會有段艱苦的適應期,但沒想到狀態調適的很快,練習也很快上了軌道。她評估自己練習的狀況,在春季分齡賽設了一個目標,她覺得以她來到台北後這段時間的調適,要拿到這個高標應該是沒問題。
然而,一個選手的進步歷程,並不像堆積木一樣,一個一個往上疊,就看得到高度,對一位賽事選手來說,進步的歷程,更像是潮汐拍打在岸上的變化,一波一波,在不斷前進後退的過程中,緩慢的產生變化。太過急著看到成績,會讓人忘記練習過程的重要性。
對賽事選手來說,進步的歷程,更像是潮汐拍打在岸上的變化,一波一波,在不斷前進後退的過程中
「那你遇到這樣的低潮時,你是怎麼鼓勵自己的,或是你的隊友跟教練會怎麼安慰你?」我問。
「其實我沮喪的時間都滿短暫的,一定會有不開心的時候,不過好像一下就會好。」可能是基因遺傳這樣樂天的性格,也可能是俐兒在成長過程中吃苦耐勞的磨練,低潮對他而言,並不是個坑,需要從中努力爬起來的,反而像是過路的風景,遇到,過了就好了。
「教練在我挫折時的安慰,都是比較理性的,會檢討在練習過程中有哪些不足,而在隊友之間,好像都是我鼓勵別人比較多。」她笑笑的說。
自律的個性,讓她在飲食管理上有比別人更多的自由
採訪當天,大約是接近晚餐的時間,下午她剛結束健身房的重量訓練,談起訓練的基本功,她也不馬乎,『我們除了路上體能、重訓之外,也會透過紅繩訓練深層的核心。在水中不平衡的狀態下,鍛鍊核心是很重要的一塊,一但深層的核心被喚醒,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也會更好使力。』
而談到賽前是否會有特別的飲食計畫,她則表示她不會特別控管,因為她平常就還算滿自律的,不會亂吃東西,平時會在通勤移動的時候,補充幾個Spark bite來吃。
「當時巧穎教練推薦你們Spark Bite的時候,第一個反應是什麼?」我問。
「我覺得很酷,我以前在花蓮的時候就有在喝乳清了,不過練習的時候其實就會喝很多水了,用吃的很不錯,而且滿好吃的,也方便攜帶。」另外我也問了她對我們家另一款產品 Spark Shake 的感想,「我其實平常喝飲料會喝一點甜的,不太喜歡完全沒有甜味的。」她說。
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有多少選擇,而在於你如何忠於你的選擇
訪談最後,我問墨俐兒,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不走游泳選手這條路,你會做什麼呢?她回答,「游泳現在對我來說,就像吃飯喝水一樣,不游泳會覺得身體不舒服、沒有活力,如果不比賽了,我可能還是會當教練或是運動類的model。」
談到她給跟她一樣想成為學生運動員的孩子的建議,她說:「如果你喜歡,就要堅持下去,忍耐很重要,不要急,要堅持。以我來說,其實我的體格並不是最適合游泳的身形,我的肌肉比較厚實,柔軟一點的其實更適合在水中活動,也許像籃球之類的運動會更適合我,但我已經選擇了,這就是我要的,那我就該堅持下去。」
最後這段文字,是我整篇文章最喜歡的一段:我們人,在追求夢想的路上,總是忍不住三心二意,一個不順遂,就覺得我會不會就是不適合這行,也許別的會更適合我。而確實,我們都可以有很多選擇,但成功的關鍵卻在於,你如何實踐它、珍惜它,如何忠於你的選擇。
攝影:Teikoukei
動態攝影:思妤
場地協力:舞動陽光有限公司
特別感謝:Tisa競技游泳俱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