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形容過一個人「誒!你很像媽媽耶!」媽媽這個形容詞是指嘮叨的?土氣的?強悍的?溫暖的?過度關心的?媽媽這個詞,好像不需要被貼上任何標籤,因為這兩個字本身就是一面巨大的橫幅掛板了。如果給你一個機會,好好詮釋「媽媽」這個名詞,你會如何論述呢?來看今天這位媽媽 Michelle,她同時也是一位牙醫、有保險證照、有受過剪髮課程的訓練,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媽媽這個角色。
「其實我在求學生涯的時候只知道努力念書,也都沒參加社團,考大學的時候覺得牙醫需要照顧一個人的門面,是很需要美感的工作,和她小時候喜歡美術有連結,後來剛好也很幸運的考上了牙醫,就一路做到現在了。」
23歲進入婚姻,30歲那年有了第二個小孩,在許多人還在探索生涯規劃的時候,她已經完成了人生半百前的幾件重要大事了。看似順利的人生,也開始迎來抉擇的考驗。「我們家大寶(大兒子)在兩歲之前都在娘家跟我媽媽住,那時我自己也忙著進修學習矯正、兒童專科,直到我發現我媽媽因為照顧大寶都變瘦了,就覺得應該擔回媽媽這個責任,於是開始減少看診,也暫時先放棄進修計畫,把重心拉回家庭。」
斜槓的動機,來自孩子的需求
「即便我的生活都圍繞著家庭、小孩,但我很清楚小孩從出生後就是獨立的個體,太過把注意力放在小孩身上,也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,育兒的目的應該是要培養他獨立思考、保有學習熱忱的能力。」雖然現在已經沒太多時間看自己想看的書或小說,但陪小孩看書、看繪本,還是能從中體會到許多閱讀的樂趣,尤其現在很多繪本是給大人看的。
接著她很開心的跟我們分享幾本她喜歡的繪本,「像這本《Wake Up, Sloth!》,用立體摺頁的方式帶大家看到伐木對地球造成的傷害,以及每個人都有機會愛護地球,讓樹木再長回來。然後像這本《豆腐》就在講豆腐的製作過程以及有哪些料理方式。這些都是媽媽帶著小孩看,也會覺得很療癒的片刻。」
陪著小孩讀書的同時,也會自己準備一些教具,讓小孩更好理解,後來她開始把這些伴讀的過程紀錄下來,分享給社團的朋友,久而久之,她發現她的這些分享,對於社團當中比較沒時間陪小朋友的爸媽們,是非常有用的資訊,「例如我會推薦哪本童書很適合什麼樣的情境閱讀,然後會幫有興趣的爸媽們一起團購。」也因為有越來越多人傳訊息給她,很喜歡她分享的哪一本書,才催生了她「黑魔女媽媽的Digu Digu」粉絲團的成立。
開始運動,才有體力好好生活
除了童書、繪本的研究,Michelle也很熱衷運動,每天起床送小孩上學後就會和老公上健身房,「我覺得很多媽媽有了小孩之後,就會忘記自己也是個『老婆』的身份」,平時跟老公因為在不同的地方上班,下了班後時間又都需要留給小孩,所以每天早上和老公去健身房的時間,也是他們很重要的約會行程。
身材保持的非常好的她,其實是從生完第一個小孩後才開始運動的,「我生完大寶後三個月,體脂變得居高不下,那時我不想讓大家覺得好像生產完的媽媽就一定會變很胖,所以我開始運動,漸漸的,運動也成了我的習慣,因為照顧小孩很需要體力跟用不完的活力,而且運動後精神會更好,讓我可以繼續做很多我想做的事。」不僅專精於醫科,商科和美容科也都難不了她,近期她也去考了各種證照、上了剪髮課程的訓練,她說雖然她做了很多事,但剪髮這個技能是最實用的,因為可以幫家中的三個男人理髮,省了不少錢。
耐心、同理心,適用於一位媽媽的各個角色和情境
當天的採訪,我們跟著她從健身房回到家中,一進家門,她就忙著打理午餐,收拾家裡和小孩的玩具,「你現在這樣真得很媽媽耶!」我忍不住脫口。「其實我結婚前根本不會煮飯,也很少做家事,但當媽媽之後,家裡所有的事情都被理所當然認為是媽媽該做的事情,對一個媽媽來說,能有一天睡好睡飽、一頓能細嚼慢嚥好好品嚐的晚餐、一天不用吼小孩優雅的過完,就已經很奢侈了。」
不論是在家裡面對老公小孩,或是在工作上面對她的病人,耐心、同理心都是必需的,很多人對牙醫的第一印像是,「看牙齒好可怕」、「看牙齒好痛」,除了基本的牙醫診治技術之外,耐心、熱忱、溝通技巧,也都是工作的一環,例如有次她就幫一位20多歲吃檳榔吃到滿口通紅的病患上了一堂的衛教課,她希望自己能做的不僅是當下的診療,更重要的,她希望她的病患都能在回去之後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,預防更勝於治療。
當媽媽之後,家裡所有的事情都被理所當然認為是媽媽該做的事情,這時若又想保有自己的生活,就需要更懂得時間分配
家中的櫃子和吧台上擺了滿滿的 Spark Shake、Spark Bite,Michelle也是 Spark Protein 的忠實用戶,「之前 Spark Shake 還在集資的時候,有次我朋友傳了集資的頁面給我,但因為我以前都沒喝過乳清類的產品,所以一開始不太有興趣,是後來看到試喝會剛好離家裡滿近的,帶小孩去遛遛體驗一下也不錯,才在試喝會上一試成主顧。」不愛喝甜的但又很愛喝手搖茶的她,Spark Shake剛好是她很好的替代品,加上她自己現在也在健身,也需要多補充優質蛋白質。
訪談結束後,在她趕著去上班的路上,我問她,從 23 歲結婚到現在 10 多年的時間,有什麼讓你覺得很遺憾或很挫折的事嗎?「如果真的要說有什麼遺憾的,應該就是少賺了很多錢吧(笑)」身為一位牙醫,其實她也可以選擇在工作專業上有更多的發展,看更多的診、做更多的研究、有更好的報酬,但她卻覺得,比起收入,她在其他她感興趣的事情上,更能感到富足,例如前陣子她趁休假時間,去鄭豐喜基金會的義賣書展,也幫忙身旁朋友團購書展的書,「這個書展的義賣金額會全數捐做助學金等公益用途,而且現場都是義工,書很多,真的很值得搬回家。」她興奮地說。
也許媽媽這個頭銜就像名片上的Title一樣 —— 重點不是你的Title,而是你做了什麼。成為一個媽媽只是個過程;成為自己,卻是一生的旅程。
攝影:Teikoukei
動態攝影:思妤、阿陶
場地協力:GO GYM 健身俱樂部